2020年,哈尔滨女冰丢掉了蝉联31年的全国锦标赛冠军后,男队也在对战中败北。经历了从辉煌到没落的巨大反差后,哈尔滨体育人反复论证、不断努力,终于赢得王者归来——
哈尔滨冰球,重回巅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哈尔滨女子冰球队重获全国锦标赛冠军。
哈尔滨女子冰球队奋力拼抢。
从全国十四冬冰球比赛的赛场内蒙古海拉尔回到哈尔滨一周多,哈尔滨体育人长舒一口气,“我们心心念念的哈尔滨冰球,终于重回巅峰了!”
对于这项被称为“哈尔滨市球”的运动,哈尔滨体育人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结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作为哈尔滨市冬季项目尤其是冬季集体项目的金字招牌,哈尔滨冰球承载了太多冰城人对于体育的情感。如果它垮了,哈尔滨冰雪体育的魂可能就没了。”对于发展冰球的意义,赵竹帛这样解释。
好在,在十四冬的赛场上,哈尔滨冰球人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着眼于未来,虽长路漫漫,但哈尔滨体育人使命必达。
男女队包揽全国锦标赛冠军
竟成为滑坡的开始
哈尔滨女子冰球队队员庆祝比赛获胜。
2019年全国冰球锦标赛,哈尔滨男、女冰双双摘得桂冠,彼时,刚刚上任的市体育局局长赵竹帛率领局内数十名工作人员前往火车站,迎接这些凯旋的将士们。“你们打出了哈尔滨冰雪体育人的精气神,我爱你们!”面对载誉而归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赵竹帛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当时哈尔滨男、女冰的大获全胜,被看作是哈尔滨冰球走出低谷的标志。没想到胜利过后,竟是哈尔滨冰球分崩离析的开始。
由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备战需要,哈尔滨男、女冰的大部分运动员被抽调至国家队,仅留下了部分没有经验的小将留守。而随着各省市对冬季项目重视程度的日益加深,他们开始用招兵买马的方式组建各自的冰球队。在全国赛场成绩一骑绝尘的哈尔滨队成为了他们“淘宝”的目标,各省市不惜重金挖走了在国内赛场表现亮眼的运动员。一时间,哈尔滨冰球可用之人寥寥无几。2020年和2021年全国冰球锦标赛,哈尔滨女冰丢掉了蝉联31年的冠军,男队也在与北京队和齐齐哈尔队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前一年在哈尔滨站众人迎接的场景,到2020年却变成了惨败而归。经历了从辉煌到没落的巨大反差后,几位教练相视苦笑,转过身来却开始向隅而泣。也正是此时,他们在心中立下宏愿,誓要带领哈尔滨冰球翻身。
从改变队伍结构
到重振雄风的翻身之战
巅峰有多高,其背后的阴影就有多长。对这点,每个哈尔滨冰球人都感同身受。在队员们该去国家队的去国家队、该离开的离开的那段漫长日子里,昔日的中国冰球霸主面临的是如同一盘散沙似的尴尬境地。2020年—2022年的3年时间,面对齐齐哈尔男、女冰,哈尔滨队连连败退,目送对手站在全国之巅。
而正所谓“祸不单行”,哈尔滨冰球面临的尴尬远不止于此。各省市找准时机,如猛虎扑食般地紧盯着哈尔滨籍运动员并不停地抛来橄榄枝。“如果人才再这样流失下去,那哈尔滨冰球就真要没落了。”
在经过反复论证、调研并在多方努力下,哈尔滨市体育局决定以哈尔滨女冰为试点,采取“省市联办”的方式,即哈尔滨市负责队伍的日常训练、比赛,队员的编制落在黑龙江省,解决队员们的工资待遇和后顾之忧,让队员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训练和比赛中。在后备队员培养方面,哈尔滨队从16—17岁年龄段的年轻球员着手,开始了“断代培养”的战略,致力于打造一支在未来10年内中国女子冰球领域的“梦之队”。在这样的组队方针下,田羽薇、曲乐等年轻球员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并实现了超速成长。
而在男队方面,市冬训中心则从作风和凝聚力上狠抓队伍建设。作为哈尔滨冬季运动项目的负责人、市冬训中心主任赵亮与中心的管理团队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哈尔滨男队的训练场上,观察队员们的日常状态。“这就类似于班主任在场,学生们会收敛很多的道理一样。如果我们不能唤起这些队员求胜的雄心,重返巅峰也无从谈起。”赵亮说,对于他和管理团队而言,与冰球队的运动员们一起摸爬滚打、周末不休息已是家常便饭。只要冰球队训练、比赛,哪怕是在晚上,必然有市冬训中心工作人员的身影。
每天一点点的小进步,在3年多的积累中引发了质变。2023年,哈尔滨冰球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翻身之战。
从“恐齐症”到重回巅峰
哈尔滨冰球再度崛起
2023年,哈尔滨男子冰球队获省运会成年组冠军。
哈尔滨男子冰球队在省运会的赛场连续13年没有战胜过齐齐哈尔队,这样的对阵结果,对哈尔滨冰球人而言就是卧薪尝胆的过程,苦不堪言。“国足有‘恐韩症’,咱们哈尔滨冰球队也犯了‘恐齐症’,一碰到齐齐哈尔队,没等开打,士气就输了大半截。”说到与齐齐哈尔冰球队的“爱恨情仇”,赵竹帛有些自嘲地说。
“输了他们3年,是时候打一场翻身仗了!”2023年3月27日,全国女子冰球锦标赛决赛,哈尔滨女子冰球队与代表北京出战的齐齐哈尔女队在决赛中狭路相逢。那是一场气氛让人紧张到窒息的比赛。从纸面上看,哈尔滨队无疑是实力更占优势的一方,但齐齐哈尔队也深知这场比赛的结果将直接关乎两队未来比赛的气势和走向。在局面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哈尔滨队抵挡住了对方在末节比赛中的疯狂反扑,以21险胜对手,重夺阔别3年之久的全国锦标赛冠军。
那场比赛,赵竹帛也在看台上关注着队员们的表现。手心直冒冷汗、紧张到几乎窒息,是比赛过程带给他最直观的感受。“风刮卜奎,马踏鹤城”,胜利当晚,赵竹帛发出了这样一条朋友圈,释放着3年来积攒下来的压力。
与赵竹帛的释然不同,此时,哈尔滨男冰教练和队员的心里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再过一个多月就是省运会男子冰球决赛,这次女冰在对方的家门口战胜了齐齐哈尔队,我们的愿望就是在自己家门口,男冰的小伙子们能再赢他们一次。”
4月28日,第十五届省运会男子冰球的冠军争夺战在哈尔滨市冰球馆如约而至。为此,市冰球协会还专门策划了“冰球之夜”,让更多市民来到赛场,见证哈尔滨男子冰球队的重新崛起。当晚,市冰球馆座无虚席,有些观众甚至是全程站着看完了这场比赛。
“这架势我好几年都没见过了,这么多观众来现场看球,我们只能赢不能输!”大家对于这场比赛的关注,此刻在哈尔滨男冰主帅吴国峰的眼里,带来的压力远大于动力——这样的情况如果输球,多少有点“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意味。
展现出空前凝聚力的哈尔滨男子冰球队的小伙们没有让大家失望,在先失一球的情况下实现逆转,最终以6:3强势战胜齐齐哈尔队,夺回了失去13年之久的省运会金牌。
在今年哈尔滨男、女冰球队与齐齐哈尔队的6次交手中,哈尔滨队除了今年5月在成都进行的全国女子冰球锦标赛小组赛因阵容调整3?誜4不敌齐齐哈尔女队之外,取得了连续5场胜利。“恐齐症”被治愈,在冰球界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哈齐之争”,终于以哈尔滨男、女冰球队重回巅峰、王者归来,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教练队员“传帮带”
哈尔滨冰球未来任重道远
哈尔滨男子冰球队队员代表内蒙古和辽宁出战全国十四冬。
在前不久结束的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冰球公开组比赛中,哈尔滨以联合培养和交流的方式,共派出了4支队伍参赛。其中,由哈尔滨女冰一线主力和部分国家队归化球员组成的广东队夺得女子组冠军,以哈尔滨女冰二队为班底的黑龙江队获得银牌,队伍实现了对冠、亚军的包揽。而在男队方面,代表内蒙古队出战的哈尔滨男冰一队,虽然在决赛中不敌由国家队归化球员领衔的北京队,但队伍在比赛中超常发挥,先后战胜了强队天津队和重庆队(由齐齐哈尔队组成),让人们看到了哈尔滨男冰未来的希望;而由哈尔滨男冰二队青年军组成的辽宁队也取得了第七名的佳绩,展现出了冰城年轻冰球运动员良好的精神风貌,也标志着昔日的中国冰球项目霸主再度雄起。
除了队员们的出色发挥,以黄海静为代表的哈尔滨年轻一代冰球教练开始崭露头角,展现出绝佳的现场指挥能力。而吴国峰、党红、王大海等中生代教练作为哈尔滨冰球发展的中流砥柱,也在持续为哈尔滨冰球发光发热。毫不夸张地说,哈尔滨冰球之所以能长久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教练员是最关键因素之一。即便哈尔滨队的训练硬件条件不是全国最好的,待遇也不是全国最高的,但一代又一代的冰球教练员不仅能教能练,还把最优秀的运动员留在了哈尔滨,为家乡效力,这是哈尔滨冰雪运动强大的“软实力”。如今,教练和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之间的传帮带却一直在延续。
对于成绩的取得,哈尔滨男子冰球一队主教练吴国峰说,虽然在成绩上,哈尔滨的几支队伍已经达到了各自能力水平的“天花板”,但真正要让哈尔滨冰球走向辉煌,还需要所有哈尔滨冰球人继续努力。“虽然面临的困难很多,但作为教练我们会继续倾尽所有能量,让哈尔滨冰球的辉煌继续闪耀。”作为年轻一代教练的代表,黄海静也表示,未来会继续发掘有能力的冰球小将,持续为哈尔滨男、女冰球队输送新鲜血液,让哈尔滨冰球这块“金字招牌”继续屹立不倒。
对于哈尔滨冰球未来的发展,赵竹帛给出了这样的定位:“冰球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特色,哈尔滨冰球也一直是全国冰球界的‘领头雁’,这样的优势不能丢,也不允许丢。”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育的发展模式有了新的变化,但对于冰球项目的发展,如今重回巅峰对于哈尔滨冰球人来说不是终点,而是再度扬帆启航的新起点。对于哈尔滨冰球未来的发展,赵竹帛也给出了“正视差距,见贤思齐;以赛强训,整合资源;打破堵点,体教融合;厚植氛围,广泛滋养;官民结合,政商相通;谋势借力,着眼未来”的良方。
在赵竹帛看来,想让哈尔滨冰球在国内冰球界继续一骑绝尘,必须要从娃娃抓起,通过体教深度融合和市场化、俱乐部的运行机制,让冰球像很多其他体育项目一样,让相关部门的引导和社会资金的注入成为哈尔滨冰球发展的“双重驱动力”。未来,哈尔滨冰球人也将立足长远,引进更多来自冰球强国的教练和球员,助力哈尔滨冰球水平的提高。
“冰球是哈尔滨的‘市球’,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哈尔滨一直处于中国冰球人才储备的第一梯队。希望未来,冰球能继续作为哈尔滨的‘第一运动’来发展,让队伍有更多机会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化赛事,继续为中国冰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赵竹帛说,虽然长路漫漫,但上下求索一直是哈尔滨冰雪项目屹立在全国不败之地的最大秘诀。
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一定会是……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堃雷
编辑: 曲晨辰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